1、生物质基储能材料与器件(锂/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液流电池等);2、新型电化学、有机氢载体储能技术;3、碳中和背景下生物质/有机固废高值利用;4、可再生能源驱动合成零碳燃料技术; 5、AI数据驱动的含碳资源转化多尺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