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步伐,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拔尖青年人才,东南大学于近日发布了全职博士后队伍建设新方案,学校特启动实施“至善博士后”支持计划,并明确将“至善博士后”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后备岗位设置,按需招收,分类聘用。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以原国立中央大学的相关专业为基础发展而成,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是中国能源学科及环境学科最早的萌芽之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杰青3名,教育部特聘教授2名,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级四青人才9名,其他国家及省部级人才60余人。教授58人,博导47人,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具有海外学位或海外高校交流学习经验。
学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点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优化学科布局,发展了新能源、储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新兴学科,牵头成立国内首个以碳中和命名的长三角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能源与环境学院现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两个学科均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前10,环境科学与工程位列全国前15%,环境与生态学科的ESI排名已进入全球前1%。
学院具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平台、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3个江苏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学院目前在九龙湖校区在建近4万平米的能环大楼,预计明年将投入使用,为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为积极响应学校的人才强校战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优化完善学科布局,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现面向全球启动“全职博士后”招聘工作,诚邀海内外青年英才加入!
01招聘学科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燃烧、传热、多相流、新能源、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制冷空调、建筑环境、碳中和战略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等方面
2、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与土壤修复、环境与健康、能源与环境交叉
02申请资格
1、首站博士后申请者年龄应在32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35周岁,身体健康;
2、在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
3、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潜能,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4、联系并确认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意向。
(学院研究生导师列表:https://power.seu.edu.cn/9355/list.htm)
能源与环境学院相关课题组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
课题组负责人 | 所在系 | 研究方向及领域 | 联系方式 |
邓艾东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旋转机械振动、噪声及故障诊断,设备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智能运维,检测技术及信号处理,工业大数据,风力发电技术 | dnh@seu.edu.cn |
郝勇生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能源动力系统诊断、优化和控制,能源工业领域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和能源管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101011779@seu.edu.cn |
沈炯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能源动力系统先进控制理论研究及应用 | shenj@seu.edu.cn |
司风琪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智慧电厂及电力大数据、大型火电机组运行特性、热工自动控制、优化及故障诊断 | fqsi@seu.edu.cn |
苏志刚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能源动力系统智能诊断与优化控制 | zhigangsu@seu.edu.cn |
王培红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复杂能源系统性能评价、优化与控制 | phwang@seu.edu.cn |
许传龙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1、智能感知与先进检测技术 2、多相流测试技术 3、燃烧诊断技术 4、能源系统工程 | chuanlongxu@seu.edu.cn |
杨建刚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动力机械和流体机械振动、转子动力学、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jgyang@seu.edu.cn |
赵伶玲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电站锅炉及污染物控制、CFD数值模拟与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CO2封存与电化学转化 | zhao_lingling@seu.edu.cn |
周宾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智慧能源与环境;各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过程层析成像;燃烧火焰高温光学诊断;实验流体力学 | 101011134@seu.edu.cn |
吴啸 | 动力工程及自动化系 | 1、热工过程及新能源系统的先进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 2、火电厂CO2捕集 | wux@seu.edu.cn |
周涛 | 核科学与技术系 |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 | 101012636@seu.edu.cn |
陈惠超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能源环境工程材料制备与应用。 | 101011479@seu.edu.cn |
李先宁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水污染控制技术、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 lxn@seu.edu.cn |
宋敏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1.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的迁移转化、降解及模拟研究 2. 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4.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场地修复技术(热化学及化学氧化) | minsong@seu.edu.cn |
杨林军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1.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2. 工业VOCs吸附、催化氧化控制 3. PM2.5排放控制 4. CO2捕集与封存 | ylj@seu.edu.cn |
余冉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污染场地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 yuran@seu.edu.cn |
张亚平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环境催化材料/吸附材料研发与应用、气体污染物(VOCx、NOx、SO3 等)治理技术研究、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材料开发 | amflora@seu.edu.cn |
仲兆平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储能与燃料电池; 3、能源环境保护; 4、碳中和理论与技术; 5、能源环境功能材料 | zzhong@seu.edu.cn |
朱光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1、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及节能降耗工艺与技术 2、农村环境整治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3、水环境生态修复 4、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 gc-zhu@seu.edu.cn |
陈晓平 | 能源工程系 | 1、CO2减排技术 2、固废与高浓度有机废液焚烧及能源化利用 3、流化床燃烧及锅炉技术 4、燃煤污染防治 | xpchen@seu.edu.cn |
陈永平 | 能源工程系 | 1、微尺度传热传质 2、液滴动力学,微流控; 3、高效冷却散热技术; 4、能源功能材料 5、海洋温差能发电与综合利用 | ypchen@seu.edu.cn |
段钰锋 | 能源工程系 | 1、燃煤汞和重金属脱除 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 yfduan@seu.edu.cn |
段伦博 | 能源工程系 | 1、洁净煤技术 2、大气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处理 3、二氧化碳减排 4、先进能源材料 | duanlunbo@seu.edu.cn |
郝梦龙 | 能源工程系 | 芯片散热、保温材料、热开关 | 101012560@seu.edu.cn |
金保昇 | 能源工程系 | 煤和生物质发电技术及其相关的气固流动和热质传递 | bsjin@seu.edu.cn |
黄亚继 | 能源工程系 | 1、洁净煤利用技术 2、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heyyj@seu.edu.cn |
陆勇 | 能源工程系 | 1、多相流动测试及数值模拟 2、太阳能热利用 | luyong@seu.edu.cn |
邵应娟 | 能源工程系 | 1、CO2减排及碳捕集技术 2、洁净煤和流化床燃烧 3、多相流动及数值模拟 4、固体废弃物处理及污染物控制 | yjshao@seu.edu.cn |
沈德魁 | 能源工程系 | 固体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太阳能热电综合利用与储能,燃煤电站污染物减排装备与控制,燃煤装备环保岛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及推广 | 101011398@seu.edu.cn |
佟振博 | 能源工程系 | 多相流动及数值模拟、生物质、气溶胶、人体多相流 | tongzhenbo@sina.com |
向文国 | 能源工程系 | 煤/生物质气化、制氢、二氧化碳捕集、热力系统优化、联合循环发电 | wgxiang@seu.edu.cn |
肖睿 | 能源工程系 | 固体燃料(煤、生物质、固体废弃物等)热解气化,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制氢与燃料电池,碳中和战略与碳管理 | ruixiao@seu.edu.cn |
余艾冰 | 能源工程系 | 颗粒科学与技术,流程过程,能源环保,化工冶金,仿真模拟等有关领域。 | Aibing.Yu@monash.edu |
张程宾 | 能源工程系 | 1、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2、热管,相变储热,泵驱两相回路 3、海洋温差能 | cbzhang@seu.edu.cn |
张会岩 | 能源工程系 | 1、生物质热解气化多联产; 2、生物油、气、炭提质; 3、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4、可再生合成燃料 | hyzhang@seu.edu.cn |
钟文琪 | 能源工程系 | 多相流动及数值模拟、洁净煤和生物质热转化 | wqzhong@seu.edu.cn |
蔡亮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1、制冷空调换热设备优化 2、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 | cailiang@seu.edu.cn |
陈振乾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传热传质强化、微重力流体物理、建筑环境与节能、制冷与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系统热控制、干燥技术以及化学热物理协同特性等研究 | zqchen@seu.edu.cn |
李舒宏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1、制冷、热泵与空调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节能; 2、太阳能热利用; 3、热驱动制冷技术 4、工业过程能源有效利用; 5、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递 | equart@seu.edu.cn |
梁彩华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新型制冷空调技术、建筑空调系统控制与节能优化、建筑节能技术改造、评估与优化 | caihualiang@163.com |
钱华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室内空气品质、生物气溶胶传播、传热数值模拟 | qianh@seu.edu.cn |
王军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 | wj-jw@sohu.com |
杨柳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纳米流体与传热传质、太阳能利用与相变储能 | windy4ever@163.com |
殷勇高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1、溶液除湿及热湿解耦处理; 2、低品位热驱动制冷与提质; 3、民用建筑与工业过程节能。 | yonggaoyin@gmail.com |
张小松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1、新型制冷技术 2、高效空调系统与热泵技术 3、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 | rachpe@seu.edu.cn |
赵东亮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1、新型制冷原理与技术 2、先进热管理材料与器件 3、冷热能存储 4、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节 | dongliang_zhao@seu.edu.cn |
朱斌 | 制冷与建筑环境系 | 先进燃料电池和固体电池:主要包括半导体离子燃料电池,异质复合材料界面离子快速输运,内建电场(BIEF)激发超离子导电 | zhu-bin@seu.edu.cn |
03聘用模式
1、至善博士后首聘期一般为3年,首聘期考核合格者,可续聘1次,续聘期限不超过3年,博士后总在站时间不超过6年。经考核进入第二聘期后,可参加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取得副高职称,经学校入职审核通过,可获得进入学校专任教师队伍资格。
2、普通博士后首聘期一般为3年,确因科研工作需要,经批准后可延长1年,延长期间待遇一般由合作导师支付。首聘期考核合格者,可续聘1次,续聘期限不超过3年,博士后总在站时间不超过6年。普通博士后年度考核特别优秀者,可直接转入至善博士后序列。
04薪酬待遇
1、首聘期3年,聘期内执行协议年薪35万元(含租房补贴3万元,入住博士后公寓则不享受租房补贴);导师津贴不限,以与学校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
2、普通全职博士后,学校提供18万基本年薪(含租房补贴3万,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者则不再享受住房补贴);合作导师提供补充津贴(不低于2万元/年),以与学校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
3、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享受教职工公费医疗保险;可租住精装修博士后公寓;享受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政策等。学院搬至九龙湖能环大楼后,为博士后设立统一办公室。
05科研启动经费
1、至善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标准为10万元/人。
2、普通全职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标准为5万元/人。
3、设立东南大学博士后“前沿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部分成果突出的优秀博士后就前沿科学技术问题展开探索性研究,一等资助项目15万元/项,二等资助项目8万元/项,三等资助项目5万元/项。
06 申请程序
1达成进站意向
了解学校有关政策通知(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东大人事人才”、东南大学人事处网站,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联系并确定合作导师。
2提交进站材料
确定合作导师后,应聘者请在申请截止前按照通知要求在网上填写并提交相关材料,纸质版材料报送至合作导师及所在院系。
3时间安排
2021年至善博士后时间安排如下:
1)第一批申报及评审:
个人申请截止:2021年5月15日
院系推荐截止:2021年5月30日
学校评审截止:2021年6月
2)第二批申报及评审:
个人申请截止:2021年8月15日
院系推荐截止:2021年8月30日
学校评审截止:2021年9月
3)第三批申报及评审:
个人申请截止:2021年11月15日
院系推荐截止:2021年11月30日
学校评审截止:2021年12月
2021年普通全职博士后申请每月一次,月底组织评审、公示,次月月初办理进站手续。
欢迎垂询学院或联系相关团队。
咨询电话:025-83794251
能源与环境学院电子邮箱:ymsun@seu.edu.cn